廣昌新聞網歡迎您,今天是: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公告: · 廣昌新聞網2023年8月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情況公示  · 涉“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舉報專區渠道  · 廣昌新聞網2023年7月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情況公示  · 廣昌新聞網2023年6月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情況公示  · 廣昌新聞網2023年5月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情況公示  · 廣昌新聞網2023年4月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情況公示  · 公告  · 廣昌新聞網2023年3月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情況公示  · 廣昌新聞網2023年2月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情況公示  · 廣昌縣融媒體中心新聞記者證年檢人員公示  · 廣昌縣融媒體中心報送第二十五屆江西報刊網絡新聞獎作品公示  · 廣昌新聞網2023年1月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情況公示  · 廣昌新聞網2022年12月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情況公示  · 廣昌新聞網2022年11月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情況公示  · 廣昌新聞網2022年10月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情況公示  · 廣昌縣建成區公園廣場綠地綠線公示  · 廣昌新聞網開設涉網絡暴力有害信息舉報渠道  · 廣昌新聞網開設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渠道及養老詐騙專項舉報渠道  · 廣昌新聞網開設涉未成年人專用舉報通道  · 關于公布互聯網平臺算法濫用和各類謠言舉報電話和郵箱的通知 

                                                                返回首頁 您當前的位置 : 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  廣昌新聞網  >  社會頻道  >  生活感悟

                                                                “網上個人信息黑市”曝光 警惕“四大件”泄露

                                                                2014-05-27 16:06  編輯:李文聰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高健 通訊員\李慧

                                                                  事主13萬余元存款莫名消失,直到警方破案,檢察機關審訊,才牽出“網上個人信息黑市”,嫌疑人也交代,全程犯罪相當隱蔽,很難被事主發現。近日,海淀檢察院通報了這起案件。

                                                                   事件13萬元存款通過基金操作被轉走

                                                                  去年12月5日,張女士報案稱,其兒子陳先生的建行卡被人轉走130800元。“密碼只有我們母子知道。”

                                                                  那么,這筆錢是怎么轉移的呢?警方查詢資金流向發現,這筆錢被人分兩次購入某基金。隨后,警方到建行和基金公司查詢,建行和基金公司都確認了上述兩筆交易;鸸竟ぷ魅藛T還說,該公司在11月19日開通了陳先生的賬戶,12月2日,陳先生以本人的名義購買130800元基金,第二天,基金又分多次被贖回,款項匯入了一張仍是以陳先生名義開設的與基金綁定的農行卡。警方偵查發現,農行卡開戶日期為12月3日,開戶當天,贖回基金的錢款都被提走了。

                                                                  “我沒有辦過農行卡,也沒有丟過身份證,這張卡是怎么辦的?”陳先生覺得事情太離奇了。

                                                                  警方追蹤錢款流向這條線索,最終抓獲嫌疑人朱某、陳某、彭某、涂某4人。案件轉到檢察機關后,檢察官徹底弄清了整個犯罪流程。

                                                                   手段有了“四大件”就能冒充他人辦卡

                                                                  “首先,要買到‘四大件’。”朱某交代,“四大件”包括卡主姓名及預留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銀行卡密碼。這些個人信息這么容易買到嗎?“很容易,只要在我們這個圈子熟知的QQ群里發信息,很快就會有人應答,出售相關信息。這相當于‘網上個人信息黑市’。”

                                                                  買到個人信息后,嫌疑人要篩選卡內存款多、交易頻率低的作為目標。“這種卡獲利多,而且卡主不常使用卡,不會太快發現錢款被轉移。”

                                                                  選定目標后,嫌疑人繼續在“網上黑市”招標——根據身份證號查到受害人身份證正面照片,并做成被害人的身份證掃描件。待掃描件制成后,涂某找人制作臨時身份證,這樣,就可以找人去銀行柜臺以被害人的名義開卡了。

                                                                  經過上述準備工作,轉賬變得更容易、更隱蔽。負責“網絡技術”的陳某通過網銀,把陳先生建行卡的錢轉到基金,再贖回打到農行卡上。取現時,只有一小部分是直接取現,大部分錢款是通過幾臺POS機轉到他們預先準備的多張銀行卡上。整個犯罪流程幾乎不在現實生活中留下痕跡。

                                                                  目前,該案已進入偵查起訴階段。

                                                                   漏洞個人信息泄露嚴重

                                                                  檢察官說,案件警示大家要更加注重個人信息保護和交易安全防范,但防范個人信息泄露,不僅要依靠個人之力,更要依靠社會管理機制的健全,及時堵塞漏洞,降低風險,因此,必須從源頭治理、打擊泄露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活動。

                                                                  檢察官還特意總結出管理方面存在的三大漏洞。

                                                                  漏洞一:個人信息泄露嚴重。“‘四大件’中,甚至包括銀行卡密碼,這些極度隱私的信息是誰泄露出去的,有關部門應該嚴查,清理‘網上黑市’。”

                                                                  漏洞二:基金公司驗證不足。本案中,涉案基金驗證方式是網銀驗證,也就是說輸入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網銀登錄密碼,就可以成功開戶,不需要U盾以及手機驗證碼。而且,該基金可以添加事主本人名下卡,只需要輸入另一張卡的卡號、名字、身份證號、取款密碼,就可以綁定成功,然后通過個人資金歸集功能,將基金轉到這張卡上。在驗證不充足的情況下,這樣操作,很容易讓第二張卡脫離控制。

                                                                  漏洞三:銀行監管疏松。嫌疑人交代,找他人代辦銀行卡過程中,一般都是許以一定報酬,隨機尋找和身份證照片相似的路人。銀行須加強監管,仔細審核卡主身份,讓嫌疑人無漏洞可鉆。“當事主發現賬戶資金被他人秘密轉走后,竟沒有收到任何信息提示,甚至最后也沒有補救并遏制危險的辦法,銀行在這方面也應該提高服務質量和防范意識。”檢察官說。

                                                                責任編輯:李文聰
                                                                相關新聞

                                                                更多蓮鄉攝影    人文 風光 民俗 創意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廣昌縣融媒體中心 技術支持:江西大江傳媒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江西省廣昌縣解放北路25號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備案: 贛ICP備10007520號-4 贛公網安備 36103002000106號
                                                                本站資料未經許可不得下載

                                                                色欲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